日常生活

專家之說

更新時間:2018-03-19 12:40:41 來源:qugla.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關于古庸國的存在,湖北省史學家張良皋和四川省史學家伏元杰各自的研究成果,均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張良皋在他的著作《巴史別觀》里,大談“上庸”,卻沒有談母體“下(夏)庸”。但值得肯定的是,他至少揭示了古庸國的冰山一角。
  伏元杰則敢于打破地域觀念,直面真相,認為蜀文化不是本地土著文化,在川西本土的考古文化遺存中沒有淵源可尋,澧水流域才是古蜀族的發(fā)源地,而澧水流域正是古庸國的核心地帶,即說明現(xiàn)在的張家界市是歷史上古庸國的中心。
  伏元杰在題為《澧水流域是古蜀族的發(fā)源地》一文中寫道,《博物志〈物產(chǎn)〉》:“員丘山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知“不死”是在訓詁“壽”字?!渡胶=?jīng)》中有眾多的“不死之王”、“不死之國”、“不死之民”。其實,“不死”即“長壽”之意。“不死之王”實為晉語“蜀(壽)王”;“不死之國”實為“蜀(壽)國”;“不死之民”實為“蜀(壽)民”。
  伏元杰引經(jīng)據(jù)典,《山海經(jīng)》中的“不死之國(民)”有三處:一在晉南?!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第十八〉》云:“西海之內(nèi)流沙之西有國,名曰氾葉……流沙之東黑水之間有山,名不死之山。”二是在山東曲阜?!渡胶=?jīng)〈海外南經(jīng)第六〉》:“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胸國東。歧舌國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薄捌缟唷睘椤扒贰钡耐艏俳枳?,“黑”同“黎”?!对娦颉罚骸袄韬钤⒂谛l(wèi)”即此,也即《山海經(jīng)》中的歧舌國地。三在湖南的澧水流域?!渡胶=?jīng)〈大荒南經(jīng)第十五〉》:“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窮焉……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人方食木葉。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這里的“不死之國”即蜀國。此蜀國在庭湖畔的澧水流域,當是蜀族的發(fā)源地。
  伏元杰認為,驩兜澧水流域的 驩 兜族為不死之民——蜀之先民, 驩頭墓在湖南澧水流域張家界天門山毗鄰的崇山。(明)嘉靖《澧州志·卷三》:“崇山,在縣西一百里,舜放驩兜即此?!?清)同治《續(xù)修永定縣志〈卷十二·葛山、歷山、祟山辨〉》:“《山海經(jīng)》云:‘葛山之首,澧水出焉。’舊志謂山在大庸所西南極陲?!稘h書〈地理志〉》及《桑欽水經(jīng)》,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皆云澧水出充縣歷山。舊志謂山在慈西二百二十里,……循澧溯之桑植龍山兩縣交界之所有栗山坡,實為澧源。崇山在慈西二百一十里,今撥歸永定縣。上有巨壟,土人指為 驩兜冢。《尚書》所謂放驩兜于崇山是也。“驩兜”也寫作“獾兜”、“歡頭”、“歡朱”、“丹朱”。驩兜族當屬蜀族。因為《大荒北經(jīng)》說:“顓頊生歡頭,歡頭生苗民,苗民厘姓。”厘、黎、苗姓都是神農(nóng)族裔,這與蜀族出于神農(nóng)氏的族屬相同,而且,顓頊本身就是蜀族,在古五帝金文中,顓頊又名“珠高陽”,“珠高陽”實為“蜀高陽”,驩兜既是蜀族顓頊之子,其也應當是蜀人,即崇山人。而《大荒經(jīng)》說得更直接:“有人焉,三面,是顓頊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驩 兜為顓頊子,自是“三面不死之人”,“不死之民”即為蜀人,澧水流域的驩兜族當為蜀人,且為遠古蜀族之初民。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zhuǎn)載稿件,內(nèi)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分享到:

上一篇:史書記載
下一篇:無字天書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