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為留守兒童營造一片藍天

更新時間:2018-03-19 12:29:30 來源:qugla.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是當今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帶來的問題,這是一個時期內長期存在且無法回避的問題。由于這一人群仍在加大,問題更加凸顯,因此,我們必須把這些問題納入到社會經濟發(fā)展總目標中加以解決,才能夠標本兼治。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有如下幾點對策和建議可供參考。

政府應加大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投入。
地方政府應該給予農村留守兒童更多的積極關注和扶持。比如,可以成立關心留守兒童工作委員會,成立留守兒童教育和心理問題科研小組,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心理問題進行調研,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針對問題組織力量進行教育上的補救。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的協(xié)作才能完成。從橫向看,各部委應協(xié)調以盡本部門應盡的責任,如政府的公安、新聞等職能部門,應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能,與學校共同承擔起留守兒童的教育和保護責任。從縱向來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應協(xié)調政策和統(tǒng)籌資源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政府應大力興建打工子女學校,改善學生學習的硬環(huán)境。
逐漸打破一切影響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學的條條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費,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與城市兒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學校里,由于孩子們有著相似的經歷,也比較容易喚起他們的自信,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對集體的歸屬感。針對當前雙親外出打工的中小學學生雙休日和暑假無人監(jiān)管的情況,結合“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國家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工程”等項目的實施,在有條件且是必要的地方改擴建一批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可以解決留守兒童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解除進城農民工的“后顧之憂”。同時加強對寄宿制學校的教學、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家庭、村委會和學校之間做到各負其責,及時溝通、及時了解,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從制度上形成對留守兒童的最堅強有力的保護網,多方面關心留守學生,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

學校應把關注“留守學生”當作一項課題來研究。
首先,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特別是把教師培養(yǎng)成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是目前學校必須加強的一項工作。一是建立家長聯(lián)系卡,責任明確到班主任。班主任把本班的留守學生的詳細資料包括學生的住址、家長的聯(lián)系電話、監(jiān)護人、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內容整理好,建立成家長聯(lián)系卡。班主任經常與父母聯(lián)系,介紹學生的平時情況,定期通電話家訪,跟蹤思想教育。一方面向這些隔代撫養(yǎng)者反映該生在校情況,另一方面指導他們如何配合學校教育管理好孩子。二是建立心理有偏差學生的檔案。此類學生的檔案主要包括班級的《心理偏差學生名單》和《偏差學生轉化談話記錄》兩份表格。班主任把學生分配到任課老師,實行導師制,讓任課老師一起做此類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其次,學校教育應該成為影響留守兒童成長的主渠道,努力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這就要求學校教育不僅要完成校內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同時應該有意識地向留守兒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彌補他們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進他們的健康發(fā)展。對此,學校應充分發(fā)揮教育優(yōu)勢,特別注意與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提高他們對教育的認識。對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學生,老師要加大家訪力度,或通過電話、信件等形式,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疏導。作為留守兒童所在地的教育機構,應該盡可能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早盡力、多盡力。

留守兒童的父母應慎重選擇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
留守兒童的父母應充分考慮到祖輩撫養(yǎng)和教育兒童的勝任力,而不僅僅是選擇一個能照顧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父母應該利用多種方式和途徑對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學習、生活各個方面加以關心、教育和指導,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將孩子帶到自己務工的地方上學,讓孩子在自己的身邊成長。留守兒童的祖輩也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學習教育兒童的新策略、新方法,嚴格要求孩子,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精力從關注孩子的物質生活轉移到孩子的教育上來。

社會對留守兒童應該給予大量的關注。
留守兒童較之普通兒童只是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中約束因素、溝通與指導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種被周圍不良環(huán)境影響的更高的可能性。為此,社會對留守兒童應給予大量的關注,來彌補其在其他方面的不足與缺陷。應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農村留守兒童可能是相當長時期都會存在的現(xiàn)象,是社會轉型期農村發(fā)展中的重要的現(xiàn)實問題,需要各個層面的關注和切實可行的措施。

留守兒童應努力提升自身素質。
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生活、學習、思想上的問題,不光有外界的因素,其內心的因素也不可忽視。首先,留守兒童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在人際交往上,要主動、熱情、大方、得體,不能把人際關系的惡劣認為是別人或社會對自己的不公正待遇。要努力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熟練應用,良好把握。其次,留守兒童應正視自己的不足,正確面對社會交往帶來的問題,通過學習等途徑努力克服這種困難。對不良的社會交往習慣要努力克服而不是回避。通過努力改變人際關系的惡劣,提升自身素質,是留守兒童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不僅對家庭、學校而且對我們整個社會教育體系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在目前各項教育遠未完善,學校教育還沒有條件深入到留守兒童學校生活之外的情況下,留守兒童的教育任重而道遠。要從根本上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區(qū)以及政府之間的協(xié)調合作,齊抓共管,才能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出一片藍天。
(作者系永定區(qū)教育局基礎教育股干部)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