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蕩漾在家信中的愛

更新時間:2018-03-19 12:23:47 來源:qugla.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有一對父子之間的通信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得到了許多認同,這些家信,便是——《傅雷家書》。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我讀這本書,似乎找到了另一種父母之愛:父親傅雷是睿智、博學、正直的,雖然年輕時脾氣曾有些暴躁,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一個著名的學者、優(yōu)秀的父親;母親朱梅馥是一個既有東方文化素養(yǎng)、又經(jīng)西方文化的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柔善良的“菩薩”。
  父親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等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極高。他深刻懂得:藝術(shù),像鋼琴演奏,需要過硬的專業(yè)技術(shù),但絕不僅是靠“手藝”,還要全身心地投入,已體現(xiàn)出自己的人格。他教育兒子傅聰“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shù)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fā)展。沒成為藝術(shù)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什么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shù)的人,他除了藝術(shù)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父親對兒子的家教是極細極嚴的。細到糾正兒子來信中的錯別字、教兒子“進門脫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拿下來”;嚴到要求兒子“站著跟長輩說話時要站直,雙手自然下垂、不要插在口袋里”。在日常生活中,父親常告誡兒子“寫信是強迫你整理思想,是極好的訓練”、“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抓緊時間”。
  母親在那個險惡的年代,在個人安危毫無保障的日子里,她依舊心系遠方的兒子,她努力克制著自己內(nèi)心的恐懼、不安和痛苦,把堅強和無微不至的愛通過家書傳給漂泊異國的兒子。她為了讓兒子在外能感受到家的溫馨,一步不落地在家書中寫下了家鄉(xiāng)菜的制作程序。她愛家愛夫愛子,愿意一生都為這個家奉獻。
  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一位嚴格戒子的父親和一位親切愛子的母親。他們與兒子在家書中不只是交流音樂,還教導兒子要熱愛祖國、信任祖國、心系祖國,敢于承擔、敢于面對。后來傅聰做的許多事證明:不管家庭受到多么殘酷的遭遇,不管自己蒙受多大的不白之冤,也不背棄祖國;不向祖國敵對者的威逼利誘妥協(xié),始終沒有說過或做過侮損、背叛祖國的事。因為父母能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zhàn)勝各種困難與魔障,踏上真正屬于自己的道路,這就是一個優(yōu)秀家庭對孩子的熏陶。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如細流般溫潤人心的話,字字沁人心脾。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母。他們雖然不是名人、沒有傅雷夫婦的名氣、也不會隨口說出讓人受用一生的話語;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總要為我考慮。傅雷在信中向兒子提出過許多深刻道理,父母對我的日常教導與其相比略顯平凡,但卻更真實、更具體;父母對我的教育方法遠不及傅雷夫婦對兒子們的教育方法科學,但卻很真切、很用心。讀《傅雷家書》并不讓我因為看到自己與別人的教育差距而自卑,反之,我還能感受到親情的偉大。
  只要我們朝著目標努力就會有收獲。就像傅雷所說:“也許金錢物質(zhì)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shù)和藝術(shù)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現(xiàn)在的努力是否可以帶來未來生活的美好,但是它目前至少可以帶給我們心靈的充實。我深信只要有不懈的努力,就一定會有甜美的收獲。
  《傅雷家書》,如山間潺流清溪,如空中舒卷之云,感情是那樣純真,那樣質(zhì)樸。每當我翻閱它的時候,總能隱約聽到一縷琴聲從書頁中飄出,穿越千山萬水、千年萬載的時間和空間,永不停息地在我心頭流淌……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zhuǎn)載稿件,內(nèi)容與相關(guān)報社等媒體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