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出生22天學英語,究竟誰瘋了?

更新時間:2018-03-19 12:34:31 來源:qugla.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7月30日《安徽商報》報道:幼兒園才開始對孩子進行系統(tǒng)教育已經太晚,“望子成龍”的迫切心態(tài)讓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對孩子早期教育的日程表又提前了。
在省城壽春路一家早教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中心所有的課程都是雙語教學,孩子能抱出門就能來上課。 “我們最小的記錄是一個22天的寶寶?!痹谕┏锹芬患以缃贪啵ぷ魅藛T告訴記者。
動物世界告訴人們,小野牛小野象剛剛出生就會跑,否則就要被吃掉,然而,人類的育子經驗告訴人們,幼兒不同于在野外生存狀態(tài)下小野牛小野象,他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發(fā)育之后才可以行動,進而進行教育、教學。
一個22天的幼兒,也就是說還沒有出滿月,即便抱出門來,也應當注意不要讓孩子沾染上細菌病毒,否則,幼兒的健康就要受到損害。讓一個22天的幼兒當“學生”,不是瘋了也是太殘忍了。
小呀么小兒郎,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不怕那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這首歌里唱的情景,這個上學堂的小兒郎是不是就有六七歲的光景?魯迅先生的三味書屋,大約也在六七歲左右。那么,為什么我們這個時代就出現(xiàn)了畸形的早教、胎育呢?
幼兒教育專家告訴人們:過早對孩子進行教育、開發(fā)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一個小孩子能學會叫“爸爸媽媽”,至少也應當在七八個月之后,連脖子還沒有挺起來,他能學會說“ABC”嗎?揠苗助長的結果就是禾苗死光光,讓一個22天的孩子學雙語,你以為他是計算機或者留聲機一摁就來呀?
在高考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在文憑日趨成為就業(yè)硬件的當下,讓孩子盡快掌握知識可以取得種種優(yōu)勢,然而,過高的投入未必就能夠過高產出,過早的教育只能產生揠苗助長而枯死的可怕后果。讓幼兒活在父母的關愛里,活在童真里,活在游戲里,比活在“雙語”壓力之下要有意義的多,也更人性化的多。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