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影片《孔子》北大試映觀片學者多數(shù)認可

更新時間:2018-03-19 12:39:59 來源:qugla.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1月18日,國產(chǎn)史詩大片《孔子》在北京大學試映,觀看影片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十多位著名學者中,多數(shù)對該片基本認可,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
  據(jù)了解,電影《孔子》選取了孔子51歲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歲病逝這段經(jīng)歷,再現(xiàn)了沖突激烈的墮三都、周游列國、陳蔡被圍等事件。集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于一身的孔子,一生起伏跌宕,思想博大精深,加之其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所具有的崇高地位,使得影片《孔子》的創(chuàng)作面臨較大的挑戰(zhàn)性。
  中華孔子學會會長、北大哲學系教授湯一介看完《孔子》后認為,影片選取的每個場景都非常有氣勢,并較為巧妙地在各大場景中穿插進孔子的重要思想。尤為可貴的是,影片對于孔子的“禮”給予了很高的重視,這是許多現(xiàn)在寫孔子、說孔子甚至研究孔子的人所忽視的重要內容。影片中各色青銅禮器與莊重禮節(jié)緊密結合,每個細節(jié)都滲透著禮樂文明的莊嚴肅穆。湯一介特別對扮演孔子的演員周潤發(fā)給予肯定,認為其從形象到演技都很出色。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教授說,拍攝這類的影片,能夠對古代文化傳統(tǒng)與人物抱著“溫情與敬意”是最根本的原則,在這點上,《孔子》做到了。這部凝聚著電影界以及學者心血的影片認真演繹了這位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學者,而并沒有陷入“戲說歷史”的圈套。
  長期從事影視美學等學科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北大教授彭吉象站在影視藝術的角度對影片發(fā)表了看法。他表示,影片中數(shù)字藝術營造出的大場面、大背景,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歷史語境。他不同意部分學者提出的“此類影片最好不拍”的觀點,他認為:“拍些精品是有好處的,許多年輕人和海外的中華文化愛好者都需要直觀的藝術,而不僅僅是嚴謹?shù)膶W術。” 
  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由于拍攝《孔子》之難眾所周知,受眾的期望值相對較低?!犊鬃印愤@部電影找到了其最大公約數(shù),即通過宏大的劇情,得體地塑造了鮮活的、有生命力的孔子形象。
  影片中“子見南子”的這段情節(jié),孔子與南子之間被演繹成知音的關系,影片也因其加入這段無史實根據(jù)的細節(jié)引發(fā)了一些人的質疑。對此,多位學者對電影藝術創(chuàng)作的需要表示理解和寬容。孔子后人、北大中文系教授孔慶東表示,在尊重基本史實的前提下,應允許藝術在歷史記載的模糊處做文章,這也是藝術與學術的不同?!盁o一字無出處”的電影只能稱之為課件,而不是電影。電影要防“戲說”,也要防說教。
  學者們還對影片的細節(jié)處理、史料運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曾任北大古文獻研究所所長的孫欽善教授提出,影片中,孔子作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形象并不甚豐滿,但作為藝術,電影努力突破了時間和空間表現(xiàn)的局限,生動地展現(xiàn)出孔子這個"偉大的失敗者"形象,震撼著幾千年后人們的心靈。這種偉大的失敗者的形象,是永遠歌頌勝利者的好萊塢大片所不具有的,它傳遞著這樣的千年呼聲:活著時可以沒有勝利,但我堅信我的思想會穿透歷史,造福后世子孫。.......................... (據(jù)新華社)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